生物科學專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發布時間:2021-04-25文章來源: 浏覽次數:

專業定位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林業特色”生物人才培養為目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生物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在生物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的領軍人才。

曆史沿革

1997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開始招收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同年被國家計委、教育部确定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點(試辦)”,簡稱“生物科學專業”。2003年3月,我校成立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進一步加快了生物科學專業建設。2004年通過教育部理科基地專家組的檢查和驗收。2005年4月正式進入教育部理科基地建設。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特色優勢

專業以“突出林業特色、緊跟學科前沿、強化實踐能力、培養科學素養、樹立創新精神”的原則設置培養方案。建立了“基礎通識教育”、“專業素質培養”、“綜合創新提升”三個層次遞進又有機融合的“階梯式”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實施“知識架構和實踐環節一體設計”、“教學環節與軟硬條件一體提升”、“優勢學科服務創新訓練”、“特色課程科創活動打開國際視野”、“林業特色融入創新培養全過程”的“五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措施,打破了生物學和林學知識體系條塊分割、打通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屏障、打開了人才培養短闆的國際化視野。

深化專業綜合改革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1)系統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18年,利用學校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契機,科學優化了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專業認證理念為基礎、減少學時總量、學分制改革、自由選擇課程、加強創新教育。新人才培養方案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滿足學生全面成長多樣成才需求,為一流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2)強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内容的改革

結合行業和社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對課程體系重點調整,形成OBE理念的教學大綱,教學内容充分體現課程目标與人才培養目标,将教學内容與學科專業發展趨勢和需求緊密結合;落實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内容體現生态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全體專業教師首先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教授必須承擔專業課程,親自進行學生指導,落實任課教師“office hour”制度,密切師生關系,做好做實學生課内外“引路人”。學生對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内容改革滿意度高。

3)改進教學方法手段,建立“林業特色”生物學實踐訓練系統

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微課、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虛拟仿真課等數字化課程資源服務課程教學,充分改革課程教學的組織形式,構建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根據知識框架對實踐教學進行一體化設計,形成“模式分層次遞進、内容模塊式綜合、形式多元化開放、特色突出森林生物”的成熟實驗教學新體系,基礎-專業-學科交叉-綜合創新訓練4個層次有機銜接與融合,加強學生實踐動手和創新能力培訓,受到了學生們的好評。

4)探索協同育人體制機制

按照産教融合的原則,積極探索校校、校企、校院、校所等實務部門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正在申請試點執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項目。已在協同育人方面開展了較多的探索和實踐。

畢業生培養質量的跟蹤調查結果和外部評價

生物科學專業建立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制度,以調查問卷、調研、訪談等形式對畢業五年以上的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畢業生多以學習深造為主,符合培養目标的預期。例如2018屆的生物科學專業,升學(讀研)率高達70%,被媒體稱之為“學神班”。2017屆生物科學1班,27人14人保研,升學率81.5%,外語四級通過率100%,被東北網,鳳凰網報道。近三年,生物科學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三分之一免試推薦至國内知名高校(包括清華、北大、中科院等)深造,四分之一畢業生考入國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深造,另有約10%學生去往北海道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知名大學出國深造。

通過走訪座談、電話訪談、網絡通訊(如QQ、微信等)等形式的跟蹤調查顯示,升學高校或科研單位對我校畢業生從學業基礎到個人素質普遍給與高度評價,越來越多的高校科研單位(中科院、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積極招生,用人單位評價高,普遍認為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在理論課,實驗課和大學生創新實驗等實踐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深層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企事業單位的反饋認為,生物科學專業培養的學生政治素質高,業務過硬,較短時期後即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

關閉 打印責任編輯:闫紹鵬

友情鍊接

Baidu
sogou